第一轮面试是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10几个人分为两个组,面对面就坐,每个人拿到一份题,题目一样观点不一样,每个人有2分钟读题,然后每人发言一分钟,小组内部讨论5分钟,然后两个组自由辩论9分钟,最后两个组共同推选出一名同学做2分钟总结发言。当时我们自由辩论接受时候忘记推选总结发言人了,结果最后有同学主动站出来发言。建议应该提前看好时间,以免到时尴尬。中间一个面试官会一上来给大家讲解流程,每个阶段也会给大家指引,面试官普通话挺标准,应该是北方人。由于时间比较短,建议大家辩论环节多多表现自己,多说话,多发言,尽量表现出包容对方观点的态度,体现出团队合作意识,不要太过于表现出一意孤行的攻击性态度。
我第二天接到一面通过通知,第三天参加面试,我一个人进去,对方有3个面试官开始面试。首先是一分钟自我介绍,然后面试官轮流提问题。
一分钟自我介绍。
对浦发银行有哪些了解?
对应聘的理财经理岗位有哪些了解?这个岗位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挫折会有哪些?
入职后在了解业务的基础上如何开展工作,完成销量任务?
理财经理是销售岗位,你的销售能力怎么样?举例说明?
自己是否做理财产品,有没有买过股票或基金,收益怎么样,如何对理财产品进行分析选择?是否考取过银行或证券从业资格证?
家是哪里的?报考哪个地点?能够接受地点调剂?
除了浦发重庆银行,还报考了哪些银行,其他银行面试的进度如何?
总的来说问的问题挺多,有一些专业的问题,面试时表现的态度积极一些,面带笑容的回答问题,提前了解所报考的银行和岗位信息,表现的有强烈入职意愿就行。因为是学生所以专业类问题基本不难,听过来人说,主要是表现出有亲和力,态度积极,乐于为大家服务,乐于团队合作通过率就比较大,记住回答问题,一定要笑着回答,无论什么情况都要笑的应对。表现出亲和力比什么都强。
初面:自我介绍,面试问了家庭情况,对岗位的理解,根据简历还提了一些实习经历的问题。然后笔试,很多专业题目,还有计算题,但是不让用计算器和草稿纸,比如给3个β值:0.8,1.2,1.5,三个股票占比30%30%40%,国债利率5%,市场利率8%,让你求投资组合回报率;银行6个月的什么商业票据,还有3个月才兑现,贴现率为5%,问现在贴现多少钱。一些宏微观的题目,判断供求曲线啥的;加消费者调查,客户关系管理的多选题。终面是4人一组的半结构化面试,反正又是自我介绍,然后针对性提问,问啥你为啥不在广州实习而去老家实习,为啥不创业,你的优势是啥,你有什么缺点,你对客户经理岗怎么理解的,你对风险管理怎么看(其中一人投风险管理的)
面试官问的面试题: 家庭情况,对岗位的理解,实习经历,然后我因为说话说完了直接停顿而不是说一句总结性话语,最后面试官问我我们面试通知是什么时候发的?怎么感觉你一点准备也没有,我感觉要完
首先:投递简历,通过初步筛选
然后:接到一面通知,通知方式为短信和邮件,一面为线上群面(时间为上午),10个人左右,每人根据材料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自由讨论,最终选出一名同学总结。
接着:一面完成当天中午就接到了下午二面的通知,下午两点半线上半结构化面试,面试官问了一些上午无领导的发挥,家乡是哪的,为什么选择本公司,实习经历,项目经理,父母工作等常规问题。
最终:获得体检通知。
半结构化根据简历提出问题,我是在北京学校念得书,问的比较偏向为什么回家乡工作,是否考虑北京的单位,手上有offer吗,对岗位的理解,职业规划,父母的工作,针对我的一些项目展开了详细的询问,全程8分钟左右。
我是被安排在下午的第一组,而我男朋友被安排在上午的第一组,之后通过每组通过的人数,我判断分组排序应该是根据笔试成绩而来的,笔试成绩优秀者排在前面,因为我自认当时的笔试没有发挥好,而后来的结果也应证了我的想法。男朋友的组十二个人进了八个,而我的组十二个只进了两个。哎,所以提醒大家,笔试一定要好好准备啊,浦发的笔试,尤其是数学题非常狗血,一些涉及到分数乘除的数列题居然都不允许用纸笔计算,全程用心算搞得我差点疯掉,真是太久没用脑子了。。
群面的题目是对于当下的斜杠青年(身兼数职或者拥有多重身份的人)的看法,其他组有问对于组学贷款的看法的,整体来看都是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开放性比较强的问题,没有涉及到任何专业知识,只要你能自圆其说并且逻辑性强,是没有什么所谓是非对错的,口头表达能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也希望各位求职者们能在这段有限的时间内好好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虽然我没进到终面,但男朋友果然收到了通知,而且是第二天临时通知当天下午过去面试(浦发这点处理的不是很专业,终面时间一改再改,说是要配合领导时间),面试形式是多对多面试,问了个关于银行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为什么选择浦发,都是比较简单,也不涉及专业性的问题。我感觉因为都是从柜员开始做起,所以对于求职者的金融从业知识真的非常没有要求。
根据你的实际经理,关于浦发银行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为什么选择浦发,为什么选择深圳。
进去互联网公益已经颠覆了传统公益的模式,从而呈现出诸多新特征。比如,“蚂蚁森林”活动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动了公益活动的生活化与社会化——公益本来就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该项目恰恰以微观生活为切入点,引领了超过2.3亿的用户参与到这项公益活动中,这在传统公益模式下,是不可想象的。
面向移动端的互联网+公益,正使科技在推动社会进步中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和效率,让公益向着多个维度迅速发展。区别于传统公益模式,互联网公益表现出了生活化、娱乐化、社交化的一面,甚至于公益与生活、娱乐、社交融为一体,从而吸引着万众网民将社会公益推向了社会化。
互联网公益在迅速风生水起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程序漏洞”。比如,前段时间刷屏朋友圈的“一元购画”项目,7个小时筹集善款1500万元。互联网公益让公益与生活、娱乐、社交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这固然是互联网公益吸引网民并将公益推向社会化的有益组合,但却让公益参与者失去了较真儿的动力。
根据所给材料,请你们小组讨论互联网公益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参考思路:公众在消费的过程中随手就能够了解、参与这些公益活动。轻轻敲击一下,就可以让冬日躲在车底取暖的流浪动物避免伤害;随手捐一元钱,就可以让困境中的人们看到希望。在日常的消费过程中就能够随时随地参与帮助他人的公益行动中来,无疑是对“小关怀,大改变”公益理念践行。
公益的核心不是给予别人财物,而是行动与参与,共同参与致力于社会问题的解决。普通公众也许没有办法做慈善,但是却可以参与公益事业。公益的本质正在于点燃人内心的真善美,驱动人的行动。互联网企业具有高度技术能力,能够以通过技术、产品以及创意的手段,寻找适合公众的公益介入模式,用原本冰冷的科技力量驱动人心中的公益之心,这也是互联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公益的优势所在后
浦发银行,线上面试。7-8个人一组,第一次进软件的候考大厅时,我的设备有问题,听不到我说话,我就退出分到下一组了。等了一段时间,可能人数差不多了就被一起拉到面试的会议室,大家一起无结构化群面,只有一个面试官。首先依然进行一分钟自我介绍,然后依次进行个人提问,根据简历内容提问。有银行经历的会问银行实习经历,做了什么工作?怎么做的?没有银行经历的就问为什么报银行?还有一些性格上的问题。我的问题是,你的经历中没有银行和金融相关的,为什么会选择去银行工作?你的学习能力怎么样?大概就是这两个问题,所有人大概花了半个小时吧,也挺快的。
一面就是无领导小组,在南京国际金鹰大酒店,很高端,提供的点心也很丰富。到场以后,直接手机装信封,不能再看,很蒙。后长时间很短,差不多签到完成后也就20分钟不到就一组组带入面试间了。具体8个人一组,辩论赛,先分别1分钟阐述观点,然后15分钟双方辩论,最后要求形成统一意见,3分钟总结陈词。材料主题是感恩节银行的业务推广活动,分为两个方案,正反方各执其一,但每个人是直接被分好属于正方还是反方的,不能够自己选择。
面试官问的面试题: 最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达成统一,我们正反方最后就没达成统一,面试官还比较善良,剥夺我们1分钟的总结陈词时间让我们强行达成统一,虽然尴尬,但也算有个结果。所以一定要有人愿意妥协,不然打不成统一真的整组都会很惨。我们组有一个发言还算挺nice的女生,但始终不愿和对方达成一致,即便最后强行统一了,面试官在追问环节问他如果时间未截止,是否愿意达成一致,他明确拒绝,面试官当即面露不快,我觉得应该是觉得那个女生没有团队意识,因此即便他前面发言坐的相当精彩,还是一面被刷。所以真的要起到遇到一组愿意妥协的额队友或对方辩友,不然整组人都惨了。。。
(共5条) 中青旅联科(北京)公关顾问有限公司
(共8条) 杭州中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共6条) 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共4条) 江苏云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共7条) 汉桑(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共6条) 鸿程系统